梨花風起正清明。萬物滋長,思念綿長。清明時節,我們不僅要在祭祖中回味已故親人的教誨,重溫家風家訓。也應在祭掃英烈中,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,傳承他們的英雄精神,接過歷史接力棒,續寫時代新篇章,用實際行動讓清明祭英烈蔚然成風。
英烈是民族的脊梁、時代的先鋒,英烈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財富,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。“國是千萬家,有國才有家”,永遠是中華兒女克難奮進書寫璀璨篇章的重要精神支撐。從石庫門到天安門,從興業路到復興路,無數革命英烈用鮮血和生命證明了什么是對國家、對革命事業的絕對忠誠,他們用青春生命構筑起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。
“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”紀念是心靈的清掃,緬懷是心靈的滌蕩,祭奠則是心靈的徹悟。清明時節,吾輩當在祭先烈中懂得先烈,汲取英烈身上奮發的力量,將英雄的奮斗、擔當、犧牲精神傳承下去、發揚光大,勇做時代的搏擊者、擔當者和奉獻者,讓他們真正進入我們的心靈,給我們的心靈來一次大掃除,進行一次由內而外的大徹大悟,從而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全面徹底升華,更好弘揚社會主旋律、傳遞社會正能量、書寫壯麗新篇章。
“桃花紅雨英雄血,碧海丹霞志士心。”據不完全統計,共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,正是這些革命英烈拋頭顱、灑熱血,中華民族才迎來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,中國人民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寧、幸福美滿的生活。歲月可以抹去傷痕,卻抹不去他們留下的印記。清明時節,祭拜英烈、緬懷英烈,是為了讓吾輩以及后輩們更好銘記英雄事跡、弘揚英雄精神,全面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。
“天地英雄氣,千秋尚凜然。”祭奠為形,傳承為根,清明祭英烈,傳承弘揚才是最好的紀念。吾輩要在清明祭英烈中涵養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堅定信仰信念,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,補足精神之鈣、把穩思想之舵、筑牢信仰之基,大力發揚英烈的革命英雄主義、愛國主義精神,敢于斗爭、敢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,堅定信心、同心同德,埋頭苦干、奮勇前進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。(來源 :宣講家網)
作者單位:云南省威信縣委組織部
【聲明: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,僅供參考。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,轉載請注明來源?!?/span>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